親愛的老師、同學:
大家上午好!今天是4月11日,距離2022年高考還有56天。在這樣的一個時間節(jié)點里,我相信每一位高三的同學內心都五味雜陳:我們會對自由的大學生活向往憧憬,會為即將擺脫壓抑忙碌的高中生活歡欣雀躍,會因一段青蔥歲月的流逝黯然神傷。而更多的時候,我們會因當下不理想的狀態(tài)焦慮不安,會因付出努力卻沒有回報沮喪不已,因高考結果和未來的不確定憂心忡忡。
56天,我們如何才能把心態(tài)調整到最好,狀態(tài)調整到最佳,不急不躁,笑迎高考,我想和大家分享以下幾點感想:
第一,走出過去,著眼當下。
政治經濟學里有一個概念叫“沉沒成本”,它是指在過去已經付出的,且在現在或者未來做任何選擇都無法回收的成本。英國諺語“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”或者中國成語“覆水難收”等,都體現了“沉沒成本”的思想。之所以不應當為打翻的牛奶哭泣,是因為打翻的牛奶是“沉沒成本”,也是過去成本,是無法彌補的損失,再怎么哭也哭不回來。同理,如果你蹉跎了過去的三年,也請不要沉浸在悔恨和自責中,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:聽好每一堂課,弄懂每一個知識點,找準自己的最近發(fā)展區(qū),把基礎打得更扎實,把會做的做得更熟練,把步驟寫得更規(guī)范,把字跡寫得更清楚。只有走好當下的每一步,我們才可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。
第二,少想多做,充實自己。
大大小小的考試是高三的標配,無論我們如何習以為常,面對慘淡的成績和鮮紅的分數,我們始終做不到麻木和無動于衷,我們總會質疑“只剩56天了,還來得及嗎?來不及了吧!”,進而讓自己陷入壓抑和低落的旋渦,不能自拔。
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:“人之所以無法改變,是因為你在不斷地下著不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決心?!币驗榕f的思維方式讓我們面對問題時可以根據已有經驗輕車熟路地對付。而選擇新的生活方式,未來難以預測,生活就充滿不安,也可能有更多的痛苦、不幸在等著自己。于是,面對當下的困境,我們會找理由找借口:我之所以學不好是因為基礎不扎實;我之所以堅持不下去是因為我覺得時間不夠,努力也白費;我之所以動力不足是因為我的生命里太缺愛,我的原生家庭太糟糕;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的父母老師同學對我不好,等等等等。
而我想說,與其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這種無謂的消極內耗中,不如多做一些事情,比如安排好自己的每一節(jié)自習課,每一門課的整理和查漏補缺,讓自己動起來,忙起來,從而讓自己充實起來。
第三,多與自己比,少和別人爭
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。在同一個平面上,既有人走在前面,也有人走在后面。雖然行進距離或速度各不相同,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個平面上。我們追求的不是比別人高出一等,而是自己在不斷地前進。人的價值就在于不斷超越自我。
全國著名教育家、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曾說過,人是宇宙中很渺小的微生物。因為渺小,所以哪怕你在班里、年級里排第一,放眼溫州、浙江、全國,乃至宇宙,你依然微不足道;相反,哪怕你永遠倒數第一,在宏大的宇宙中這也不算一回事兒,你依然可以擁有自己的閃光點,可以踏踏實實地做平平常常的自己。
無論你的起點是第幾名或倒數第幾名,只要你在每堂課每分鐘腳踏實地做著每一道題,寫著每一個字,讀著每一篇文章,你就可以過得充實、幸福。最重要的是你學會了把焦慮變成踏實,把自卑變成實干,把煩惱變成自豪感、成就感,你改變了自己精神狀態(tài),甚至人生的狀態(tài)。
第四,直面失敗,拒絕放棄。
馬克思、恩格斯曾說:“在科學的入口處,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……”我們要想創(chuàng)造人生的輝煌,要想實現生命的價值,就要敢于承受“地獄”的挑戰(zhàn)。經受得住暴風雪的吹打,松柏才會更加青翠;經受得住嚴寒的磨煉,百花才會分外嬌艷;經受得住高三的砥礪,生命之樹才會更加郁郁蔥蔥。
一路走來,我們經歷了很多次失敗;未來,我們必然還會繼續(xù)遭遇失敗。失敗其實就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,所以我們要學會坦然接受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要賦予失敗積極的意義。借用足球詩人賀煒的一段話:成功只是一時的,失敗卻是主旋律,但是如何面對失敗,卻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樣子,有的人會被失敗擊垮,有的人能夠不斷爬起來繼續(xù)向前。我想真正的成熟,應該并不是追求完美,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,這才是生活的本質。羅曼?羅蘭說過: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意義的英雄主義,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,并且仍然愛它?!?/span>
最后,我也想對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說,或許你們會覺得高考還是挺遙遠的事兒,但是我相信你們會有同樣的困惑和痛苦。無論什么時候,面對生活的態(tài)度、賦予我們經歷的事情怎樣的意義,都是我們時時刻刻要面對的人生課題。希望我們每一個人,都能練就良好的心態(tài),不急不躁,笑迎高考,喜迎人生。
我的演講結束,謝謝大家!

